党群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党群工作>>正文

新时代文明实践|“清明踏青正当时,邂逅繁花四月天”
发布者:紫荆城幼儿园   发布时间:2020/4/8 12:40:48   浏览次数:2010

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祀先祖的日子,今年的清明节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——缅怀在疫情期间逝去的英雄和同胞们。我们也抓住这个难得的教育契机,陪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、有意义的清明节。

清明.jpg

为表达对疫情期间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,国务院决定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。

麒麟紫荆城幼儿园的宝宝们手握白花,寄托哀思。

默哀.jpg

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作为节气该如何解读,作为节日又寄托了怎样的牵挂和思念。老师们通过古诗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方式,跟小朋友一起解读清明,讲讲关于画彩蛋、放风筝、吃寒食、踏青、扫墓等风俗。
  画彩蛋:民间有清明节吃鸡蛋、碰鸡蛋的习俗。爸爸妈妈在这一天给宝宝准备一只煮熟的鸡蛋,宝宝们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啦~

画蛋.jpg

放风筝:相传每逢清明时节,把风筝放上蓝天后,便剪断牵线,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。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,给自己带来好运。人们在放风筝时,时而牵线奔跑,时而仰首远望,放风筝不但能给人们带来春天的喜悦和情趣,而且还能强身健体。

风争.jpg

插柳:清明节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。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,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。宋元以后,人们踏青归来,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。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,各种病菌开始繁殖,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,只能寄希望插柳避免疫病了。插柳.jpg


 最后还要提醒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:疫情防控还未全面解除,避免到人群密集、拥挤的地方去;外出时牢记戴口罩;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随身携带手帕或纸巾,学会正确洗手方法;遵守交通规则,注意交通安全,切记“珍爱生命 安全第一”。